《确定位置》教学反思

时间:2024-02-22 10:37:31
《确定位置》教学反思

《确定位置》教学反思

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,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,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,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《确定位置》教学反思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
  《确定位置》教学反思 篇1

《确定位置》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资料。在此之前,学生已经学习了前后、上下、方向等表示具体位置的知识,也学习了简单的路线知识。本课的主要资料是:在具体情境中能准确的用“数对”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,并能在方格纸上用“数对”确定位置。

本节课教学结合新课标“学生自主发现,自主探究,自主解决”的思想,我在教学设计中始终贯彻“教师主导,学生主体”思路,设计丰富多采的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,自己去解决。

1、创设生活情境,让学生在身边找到数学

新课标明确提出“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,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,让学生亲历数学学习的过程”。“座位”是一个学生感兴趣且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,让他们初步感受到:要确定位置首先要弄清确定位置的方法。同时,使学生感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,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,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印象。回顾这节课,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来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动性的学习情境中,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。

2、有效利用学生的思维矛盾,为学生良好的求知环境。

本节课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,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,有意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设置障碍,从学生在教室中的位置入手,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,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。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维矛盾中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始终是带着问题探索、研究知识,层层深入、步步推进,使教学结构紧凑而且环环相扣。

由于学生对第几排第几个有自己的生活经验,对谁坐在“第2组第5个”位置上产生了纷争,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数学教学中的确定位置是不完全相同的,学生认识到确定位置也是要有必须标准的。当学生明确了用“第几组第几个”的形式能够确定一个人的位置之后,教师引出“数对”,让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在班上的位置,然后出示几个不完整的数对,为学生设置了障碍,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,教师不急于解答、揭谜,而是引导学生思考、探究、交流,进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,认识了“数对”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潜力的同时,使学生逐步突破学习难点。

总之,教学要贴近生活找数学,使学生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,我设计了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对,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,透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,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,用数学头脑想问题,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。

  《确定位置》教学反思 篇2

《确定位置二》一课,主要教学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一个点的位置。本课的教学目标是:通过具体的活动,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,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。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,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有关问题。难点是能根据方向(任意方向)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,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。

在前面学段,学生已经学会用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东北、东南、西北、西南这八个方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。在进入新课时,我先跟孩子们一起复习如何用这八个方位来描述具体位置,不仅复习了旧知,从而慢慢引导孩子发现,想要知道具体位置,除了方位,还需要知道具体角度以及具体距离,接着开始进入新课教授。

在探索新知阶段,我先出示了课本上的情境图,以猴山为观测点,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来描述大象馆、熊猫馆、鹿苑分别在猴山的什么方向。接着让学生发现方向坐标被平均分成了四个直角,而每个直角又平均分成了三份,每一份是30°。用课件演示“北偏东”和“东偏北”,让学生通过形象生动、颜色鲜艳的课件来区分“——偏——°”,逐步引导下,孩子能够很快的说出相对的“——偏——°”,例如“北偏东30°”,孩子能够很快发现也可以用“东偏北60°”来描述具体位置。

情境图上的角度是直接给予学生的,并没有让学生用量角器来实践。在下面的练习中,有一题需要学生亲自用量角器来量出角度,我借此再次与学生一同复习了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,也算是一举两得。在练习中,我要求学生把要量的角标出来,并且把度数标出来,以免混乱。但在后来的习题中,发现学生还是会把55°看成45°,这说明量角问题需要加强。

教材是按“方位——角度——距离”这样的顺序,一个一个来出示,我遵循了这样的处理。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才出示了“距离”,学生接受起来相对容易,也比较循序渐进。“距离”这个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,所以么有多大问题。我把重点放在如何更好地说清楚“——偏——°”上。

从练习中,发现学生对于本课的知识点掌握得相对牢固,就是在描述具体位置上,语言不太完整,这将是今后该加强训练的地方之一。

  《确定位置》教学反思 篇3

一、挖掘教材、理解教材、明确目标《用数对确定位置》这节课开始给我的感觉是比较简单的一个内容。可当静下心来细细琢磨教材时,才感觉到本不像我所料。这节课的重点不是满足让学生会用“数对”表示一个位置就可以了,而是让学生回顾科学家探究的历程,“数对”的产生过程才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。“数对”这个概念对五年级的小孩子来说是极为抽象而又陌生的,如何让他们既对其生成过程有所经历,又对其实质顺理成章轻松地接受。用心思考之后,我把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定位为:既尊重教材,又超越教材;既自主探究,又适当讲授;既重视结果,又关注过程;既夯实基础,又培养能力;既关注课内,又适当延伸。

二、遵循学生的原认知,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课堂上,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,从学生熟悉的座位顺序出发,通过让学生指出赵亮同学的位置,学生开始表达位置的方法不一样,从而产生了统一标准的必要性,然后潜移默化地建立起“第几列第几行”的概念。接着通过座位图来学习“数对”,让学生用“数对”来描述座位图中人物的位置。再借助班级的实际座位,让学生用“数对”表示自己的位置,并通过一些小游戏进一步明确实际座位中的行和列。在明确了“数对”的概念后,抽象出方格图,让学生在方格图中确定位置,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。

  《确定位置》教学反思 篇4

对于一年级的学生,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清楚的加以辨认上下、前后,但不少同学对左右往往不太容易分清。

本节课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,要发言的请举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,也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。接着以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面为例,教学用左、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。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,初步学会语言描述。

在教学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三点: 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这两个物体哪个在左面、哪个在右面;二是指导学生用 ……此处隐藏7514个字……接起来,然后点子图的各个点逐渐缩小,直到缩到与横线和竖线的交叉点一样大为止。我想有这样的演示再填表时效果会更好。

一节课已经结束了,但我的思考却没有终止,我不停地思考着教学的每一个细节,考虑着我教学的得与失。我始终坚持着教数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不是记住一些知识,知识的探索必须以实际生活为依赖,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,体会数学的价值。

  《确定位置》教学反思 篇12

“确定位置”教学实录与反思

——牛献礼

一、创设情境

师: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家长会。开会时,家长们都要坐在自己孩子的位置上。为了方便家长找位置,你怎样向家长介绍自己的位置昵?

生1:我坐在第4排的倒数第一个。

师:你这个“第4排”是从哪里开始数的?

生1:从门口开始数。

生2:我在第2组。

师:第2组的同学有很多。如果只说第2组,你的家长能知道你坐在哪儿吗?

生2:我是第2组第3个。

师:既说了第几组,又说了第几个,这样就能把你的位置确定了。为了方便,我们把左边这一组定为第一组,正数第一个同学定为第一组第一个,好吗?

生:(齐)好。

师:现在统一了标准,谁愿意说一说自己的位置在第几组第几个?

(生自由发言)

师:现在请你只说出你好朋友的位置在第几组第几个,让大家猜猜他是谁。

(生用“第几组第几个”来确定好朋友的位置)

反思:学生的生活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,教师通过创设“怎样向家长介绍自己的位置”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,让学生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,体会数学在生活,1,的应用,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。

二、探索方法

(师连续写了几个“第X组第X个”之后)

师:唉!老师写的速度跟不上大家说的速度了,你们能不能帮我想一个更简单的确定位置的方法,使我写的速度快一些?想好以后,请写在练习纸上。

(生独立思考,探索确定位置的简单方法,然后全班交流)

生1:我的方法是七3。“七”表示第7组,"3”表示第3个。

师:你为什么把前一个数写成汉字,后一个写成阿拉伯数字呢?

生1:我想把这两个数区分开,让看到的人不会弄混。

生2:我的方法是7(3)。"7”表示第7组,3表示第3个。

师:后而的"3”为什么要加括号呢?

生2:也是想把这两个数区分开。

生3:我的方法是7、3。我用“、’,把两个数隔开,这样别人就不会把两个数弄混了。

师:大家觉得这几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?

生:它们都是用两个数来确定位置。

师:为什么要用两个数来确定位置呢?一个数不是更省事吗?

生:因为只有确定了他是第几组第几个才能确定他的位置。

师:这两个数分别表示什么?

生:第一个数表示第几组,第一个数表示第几个。

师:大家真是了不起!想到了可以用两个数分别表示“组”和“个”来确定位置。其实,大家的方法已经很接近数学家的方法了,他们也是用两个数来确定位置,只不过是用“,’,把两个数隔开,这种表示方法叫数对。

师让生把黑板上的“第几组第几个”改写成数对的形式。

“数对接龙”游戏:老师说数对,让该生起立,其他学生说出他的名字;再让该生说数对,大家说名字,依此类推。

师:如果想让第一组的同学全都起立,你认为该说哪些数对?

生:该说(1, 1) ,( 1, 2) ,( 1, 3) ,( 1, 4) ,(1,5)、(1,6)。

师:(多媒体显示这些数对)你发现了什么?

生:我发现这些数对的第一个数都是1。

师:如果想让各组的第3个同学起立,又该说哪些数对昵?

生:该说(1, 3) ,( 2, 3) ,( 3, 3) ,( 4, 3) ,(5, 3) ,( 6, 3)。

师:(多媒体显示这些数对)这次你又发现了什么?

生:这些数对的第2个数都是3。

反思:教师在新知的生长点上质疑:“你们能不能帮我想一个更简单的确定位置的方法,使我写的速度快一些?”从而引发学生思考,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究新知的空间。学生在这种极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下,主动地尝试和思考,创造出了多样化的确定位置的方法,而认知水平也恰恰就在这样的过程中,不断地提高。正是在这种师生交流中,,折射出人类逐步发明用数对确定位置所经历的某些过程,也折射出学生建立概念的艰难历程,而这此恰恰是最有价值的活动。

三、应用拓展

1.出示“小青班上的座位表”。(表略)

师:你能说出小青的位置吗?

生:小青在第3组第2个。

生:小青的位置是( 3, 2)。

师:看来,同学们已经能熟练地用数对表示位置了,如果我们把每个同学的位置看成一个点,就成了这样的图形。

(多媒体显示,把刚才的图片抽象化,每个同学只用一个点表示)

师:现在你还能很快说出每个同学的位置吗?

生:能。

师:如果我们在图中,再加上几条线,每个同学的位置就更清楚了。

(多媒体显示,动态出现横线和竖线,生成方格图)

师:小敏的位置在哪儿?(2, 1)表示的是谁的位置?

2.下图是小青学校附近的地图。根据地图回答下列问题。

(1)你能用数对表示学校的位置吗?

(2)游戏:猜地点。

(3)任选你想去的一个地点,用数对表示它的位置。

(全班交流:指名说数对,大家说地名)

(4)图上(3, 2)和(2, 3)表示的位置相同吗?

师小结:数对表示位置时不仅要用两个数,还要看清两个数的顺序。

( 5)小青想去的地方是在(4,__),它是哪里?能确定吗?为什

么?

师小结:人家刚才用的“第几组第几个”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,实际上都是用横、竖两个方向的数来确定某个地点的位置。

反思:通过把座位表上学生的位置由实物变成点,再动态显示横线和竖线,最后引入以坐标出现的学校附近的地图,逐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由实物图抽象出坐标图的概念。这样既尊重了教材提供的要素,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呈现方式,有利于更好地实现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,渗透数学符号化’思想”的教学目标。

3.数学史话:介绍笛卡尔和坐标的故事。(略)

4.介绍经纬线的知识。

(课件显示)在地球仪上有横线和竖线,连接两极点的竖线叫经线,垂直于经线的横线为纬线。根据经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正确位置,如:北京在北纬40°,东经116°。

反思:通过拓展延伸,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,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,体验数学的应用。

四、课堂总结。(略)

《《确定位置》教学反思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