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的味道记叙文
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,特别是应用极广的记叙文,记叙文是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、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。我们该怎么去写这类型的作文呢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的味道记叙文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家的味道记叙文1
家乡傍湖而生,我们大多数孩子都是食鱼长大的。
家里的人总得有几样拿得出手的鱼类菜肴,而作为家中“主厨”的父亲,最擅长也最令我倾心的,便是那道“红烧鲫鱼”。
每周五,放学后,走过家门口,那从窗口钻出来的香气会赶走我一周的烦恼。
父亲习惯将鱼盛进盆子里,再浇上一层热油。油在鱼身上发出“呲呲啦啦”的声音,使我不住地咽口水。用餐时,我们有一个习惯,就是等到父亲到场时再开动。这种礼仪,十几年来从未变过。久而久之,我发现其实礼仪不是为了自己的体面,吃饭时的礼仪是对做菜的人表达我们的敬意。这也正是我们对为一家人提供美味的父亲最真诚的敬意。
一转眼,很多年过去。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在随自然规律不断老化、腐朽,只有日历每天翻到新的一页。但在不可否认的变化之中,唯一不变的尚有那道“红烧鲫鱼”的味道,那声热油淋在鱼身上发出的声音和那成为习惯的礼仪。
长大后离家,也会不断想起那熟悉的味道。十三岁正值叛逆期的我,坐上火车前往亲戚家借住求学。站台上,父亲总是塞给我一盒他提前做好的红烧鱼。待火车开动,我吃着盒饭里的红烧鱼,望向窗外,他才缓缓地别过头去,继而他的人影随车身一闪而过。刹那间,我眼里的泪水潸然滴落,满口咀嚼鱼肉混杂着泪水,只觉那是我吃过的最咸的红烧鱼。
然而,更多的回忆中,父亲的红烧鱼永远是略微带点甜的。有时,父亲会在视频通话中,询问我何时回家,他会做上我最爱的红烧鲫鱼等我回家。我会说:“好!”然后看向日历,心中默默盘算离回家的日子还有多久。我想,我的少年时代过得很漫长的原因大概就是我永远在等待着时间吧。
那次回家,父亲正好在厨房中忙碌。我轻轻地走上前,从后面抱住他。扎人的头发让我注意到它们渐渐发白了。用餐时,我满怀期待地夹起一块鱼肉,然后蘸满鲜美的汤汁,放入口中。可是,我发现父亲的“红烧鲫鱼”味道似乎变了,甜味似乎淡去。“味道怎么淡了……”我不经意地问了出来。无人回应,最终结束了这次略带遗憾的晚饭。之后的某一天,在厨房的架子上。我看到一罐大大的“木醇糖”,才意识到,原来父亲得了糖尿病。然后,回忆起这一年父亲日渐消瘦的身体和慢慢变平的啤酒肚,愧疚感才一点一点蔓延到我的全身,如没入了苍白而冰凉的河水,使我为这些年的任性感到悔恨。
有一刻,我终于意识到,那道“红烧鲫鱼”带给我的不仅是美味,也是一家人坐在一起享用美食的幸福,是家的寄托。
无数个夜,我都梦见自己放学回家,放下书包,坐在餐桌前,享用父亲的菜肴和母亲的唠叨。
家的味道记叙文2
去年的暑假,奶奶煮饭菜常用的围裙上忽然染上了一股味道。
起初这股气味还不是很重,但随着时间的累积,慢慢地开始变得浓烈。鼻子嗅去,却也不能分辨具体是什么气味,只让人觉得怪怪的,好似把许多做菜的原料混在了一起,内里似乎夹杂了些蔬菜味和生肉味,可细闻起来,却又不像。这气味通常是在奶奶做完了丰盛的一餐后,把厨房门打开的一瞬间,充满了整个走廊。
似乎有些恼人,我和奶奶提了这个气味,想着是不是该彻底清洗围裙以去除这个气味。
雪白的泡沫覆盖了围裙。清洗过后的围裙看上去焕然一新。一天之后,围裙晾干了,取下来一闻,却还能清楚地闻到那股气味,清洗围裙并没有让这气味消失。
暑假就要结束了,我实在无法忍受这个味道了,气冲冲地朝奶奶大喊:“难道不能换一件新围裙吗?”
奶奶却说:“这个用着比较习惯了喂!”并没怎么理我。
我又嚷了一会儿,奶奶有点委屈的样子,却什么也没有说。
几天之后,我就去军训了。突然离开家这么多天,还没有电话卡可用,我变得很想家,坐在宿舍的床上,不知怎么就很想哭,但仍只是默默地坐着。
八天,终于过去了。我拖着行李箱回到了家。奶奶也很兴奋,我刚刚踏进家门,她就推开厨房门,满脸笑容地说道:“回来啦!”
她穿着的围裙的气味,也随之溢满了走廊,飘在空气之中。我第一次觉得这股气味是那么那么好闻,把我幼儿园、小学一天天长大以来在家里吃过的菜的气味都包括在了里面。想起了奶奶为我做过的一道道菜。小时候的那些时光,也都在这味道里面久久不能散去。
每一个周末回家,我都能闻到奶奶围裙上独一无二的家的味道。
家的味道记叙文3
躺在朋友家亮堂堂的楠木地板上,阳光掉进眼睛里很温暖的感觉。“真不错,你家的新房子。”我说着,带着由衷的羡慕。
“喜欢吗?”朋友的眼睛亮亮的,“那就多住几天吧。”
“嗯——”故作可惜地吸吸鼻子,“不行。”我笑道,“这里没有我家的――味道。”
其实家里铺的只是颜色黯淡的褐黄色瓷砖,经过长年累月的踩踏,每走一步,似乎都会听到瓷砖幽幽的叹息。可是从窗外放眼望去,却能看到如海水般蔚蓝的天空飘浮着丝丝云彩,大片大片的阳光透过绿色的树叶洒下来,心情便如夏花一样绽放。
明晰的花草香弥漫了空气的角角落落,它与妈妈的影子一道在家中无所不在。妈妈一贯地端坐在椅子上,腰板挺得直直的,淡然自若的样子。她把我们家的花草照料得妥妥当当,阳台上那些明朗的花儿,不到早晨就开始骄傲地盛放。过去我从不带同学回家,巴不得全世界都不知道我们家那迷宫似的房间构造。然而忽然有一天妈妈把我唤去,她端坐着,明察秋毫似的对我说:“没什么好自卑的`,这儿是你的家。记住,家永远有人们最喜欢的味道。”
妈妈的声音从那个初春的夜晚起就总在我内心深处响着,后来我便常坦然地邀同学来家,带他们奔上宽敞的楼梯走道,穿过曲折的房间,自豪地领他们到每一个我最熟悉的地方。当我们笑着,闹着,妈妈却总静静地站在远处,为我们摆好水果拼盘,轻轻地微笑着。总在那一瞬间,我会悟出妈妈对“家”的透彻和睿智。我总感觉她便是这个家的支撑,让我明白,知足的生活实在是一种幸福。妈妈与明亮的厨房一道,远远地飘着稻米的醇香,那味道像溪水一样,宁静淡泊。
淅淅沥沥的梅雨日子,是连日盘旋在老房子周围的。开始几日,还尚能悠闲地蜷在蓝色小沙发里听着窗外滴滴答答的声音,如听着满腹心事的宋朝女词人的浅吟轻唱。然而随着雨季的深入,每个人便只能各司其职起来。被大风卷开了的遮雨塑料板尚未修好,所有衣服就只能挂在室内小阳台里,一字排开,哀怨地垂着头。待到湿淋淋的衣服滴得满地都是水,便是妈妈要拖地的时候了。窗外的声音变得淳厚起来,爸爸总是笑嘻嘻,玩儿似的把阳台的名贵花种移到房里去,以达到锻炼腰骨的目的。铺了一桌的照例是我的书,一本一本分类堆好,再整整齐齐地排进书柜里,让它们安然度过雨季。挂在厨房里的蒜头长了嫩芽,芭蕉叶生出了森森入目的霉。等外婆来我们家探望,便会好脾气的摘下,用来包成有挺拔尖角的粽子。
那段日子里,带着青草香的雨水味,满屋满屋的肥皂味,书墨香味,糯米粽子,芹菜牛肉和玉米稀饭的味道混杂在一起,连同睡梦中太阳的味道,一并把我的心包裹得紧紧地皱缩起来。在疲惫的忙碌中,我体会到一种平静的快乐。
一座房子加上爱,便能成为一个家,并会由于千万种的味道,而变得清晰生动起来。